1. 當前位置:
                首頁?
                > 新聞 > 縣區新聞

                渭濱區:推行“365勘驗工作法”助力審批再提速

                來源:渭濱區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:2023-08-29 14:19 瀏覽次數:

                在行政審批服務工作中,現場踏勘是產生行政審批結果的決定性因素,也是行政審批過程中耗時較長、政策性強的環節。渭濱區在實際踏勘工作中,逐步形成了“365勘驗工作法”(即:通過“開展‘三提’服務、抓好六項工作、確保五個效果”),為轄區企業和群眾提供了更加規范、高效、廉潔的勘驗服務,有效提高了勘驗通過率,促進了審批效能再提速。

                開展“三提”服務。一是提前介入指導。主動為企業、群眾提供勘前指導,一次性全面告知勘驗標準及注意事項。對于部分難度大、要求高的事項,安排業務骨干直接上門指導,有效避免企業和群眾在勘驗過程中出現多次整改、費時費資現象。同時,充分運用視頻、圖文等技術,直觀、形象和清晰地向企業和群眾展示相關標準和要求,讓企業盡可能一次性通過現場勘驗。二是提高勘驗速度。讓企業和群眾選用自主預約勘驗時間、遠程視頻踏勘、容缺先勘等勘驗模式,通過錯時踏勘、“多勘合一”和告知承諾等方式,有效提高勘驗速度,提升審批時效。三是提供專業服務。組織勘驗工作跟班學習和專業知識培訓,經常性開展勘驗技術交流和學習。同時組建勘驗和評審專家庫,聯合農業農村局、衛生健康局、住建局等行業部門,打造一支六十余人的專業勘驗工作隊伍,努力實現“環節最少、程序最簡、時間最短、效率最高、服務最優”的工作目標。

                抓好六項工作。一是梳理事項清單。針對先后分三批劃轉和承接的15個部門、117項行政許可事項,依據事項涉及法律法規、行業、專業等具體要求,結合事項審批監管、辦理流程等不同的特點,重新梳理出涉及現場踏勘的事項100項,其中獨立踏勘事項13項、聯合踏勘事項60項、委托踏勘事項27項;同時結合事項劃轉、許可改備案等變化,對事項清單及時進行動態調整。二是編制服務指南。根據相關法規和事項辦理要求,對18項高頻事項編制了可量化、操作性強、導向明確、標準明晰的《現場踏勘事項工作指南》,要求工作人員嚴格依據工作指南開展勘驗。同時將服務指南在窗口公開,為前來辦事的企業和群眾提供全方位政策咨詢。三是完善制度辦法。先后印發了渭濱區《行政審批聯席會議制度》《行政審批與監管分離制度》《行政審批信息共享制度》《行政審批現場踏勘實施辦法》等制度和辦法,指導行政審批工作。四是規范踏勘流程。按照“規范程序、提高效率、方便辦事”的原則,對照各個踏勘事項的流程標準、技術規范及法律法規等進行梳理整合,制定了“明確任務-實施踏勘-形成結論一確認結論一整檔提交”工作流程,精準把握勘前、勘中、勘后操作要領。五是做好現場踏勘。按照“勘前準備、現場核查、證據留存、及時反饋”的勘驗流程,嚴密組織和精心做好每次現場踏勘。六是加強檔案管理。制定了現場踏勘檔案管理制度,堅持“一事一檔”原則,對現場勘驗事項做到“分門別類、集中存放、分類存儲、專人負責”,讓踏勘工作全程可追溯,確保所有勘驗檔案完整無缺、要素齊全。

                確保五個效果。一是現場踏勘更加標準化。聚焦現場踏勘中的堵點、痛點,不斷重塑勘驗標準、踏勘流程、精簡工作環節等,讓所有踏勘事項做到標準可依、過程可控、流程優化、高效規范。二是審批效率明顯提高。通過采取容缺踏勘、錯時踏勘、“多勘合一”和告知承諾,有效降低了企業開立成本,縮短了審批時間,提高了審批效率。此前,針對某公司的生鮮乳品運輸車輛的勘驗事項,采用異地遠程視頻勘驗,辦結時間由原來的20多個工作日,縮減至5個工作日。三是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省心。通過創新開展遠程視頻踏勘,打破了距離、空間和時間限制,可讓許多企業和群眾辦事“最多跑一次”“即來即辦”“隨時隨辦”,盡可能當日踏勘、當日領證。截至目前,已梳理公布26項行政許可事項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遠程視頻踏勘服務,累計為企業節省費用50萬元以上。四是審管銜接更加緊密。通過完善審管銜接機制,強化各部門信息互通和協作交流,定期與監管部門對接溝通,及時反饋現場踏勘工作中發現的各類情況,及時了解和掌握監管部門的工作重點及行業政策變化情況,實現了審管銜接的連續性、及時性和一致性。五是行政審批服務滿意度持續提升。全面落實踏勘服務“好差評”和廉政監督工作要求,每次踏勘做到“公開、公正、高效、廉潔”,企業和群眾對行政審批服務滿意度由以前的92%提高到現在的99.2%。


                精品毛片,超碰免费观看,在线h片,色一情一乱一乱一区91Av